一、什么是“軟硬絲”現象
在不銹鋼金剛網的生產中,“軟硬絲”指的是同一幅網面上,鋼絲的硬度存在肉眼可見或觸感明顯的差異。這種差異會在光照下表現為網面上出現一道道條紋,或在手感上呈現局部軟硬不一的情況。對于要求網面平整度和視覺一致性較高的高端紗窗、安防門窗產品來說,這是一種需要盡量控制的質量問題。
二、軟硬絲的產生原因
拉拔硬化效應
不銹鋼絲在拉絲(拉拔)過程中會經歷強烈的冷加工變形,內部晶格受到擠壓產生位錯,從而提高了鋼絲的抗拉強度和硬度。這種現象被稱為“加工硬化”或“拉拔硬化”。但由于每批鋼絲的原料冶煉批次、拉絲模具磨損程度、拉拔速度、潤滑條件等不完全一致,硬化程度不可避免會出現細微差異。退火軟化的不均勻性
為了讓鋼絲具備更好的韌性、減少脆性斷絲風險,部分產品會在拉拔完成后進行退火處理(高溫加熱后緩慢冷卻)。退火會消除部分內應力,讓鋼絲變軟。然而,退火爐內的溫度場并非絕對均勻,爐溫、加熱時間、鋼絲在爐內的分布位置、冷卻方式等都會影響軟化效果,從而導致不同鋼絲的硬度差異。長軸鋼絲內部批次差異
一軸不銹鋼絲通常長度可達數萬米,即便來自同一批冶煉材料,生產過程中也可能因換模、潤滑油狀態變化、環境濕度等細節而出現小范圍硬度波動。這種波動如果落在同一幅金剛網上,就會形成可見的“軟硬絲”條紋。原材料抗拉強度分布
鋼絲的抗拉強度是決定硬度的核心指標。如果批次間或同批次內部的抗拉強度分布差異較大,那么在編織成網后,硬度差異就會直觀顯現。
三、為什么完全避免很難
理論上,如果每一根鋼絲的硬度都完全一致,軟硬絲現象就不會出現。但在實際生產中,這幾乎不可能完全做到,原因包括:
金屬拉拔和退火過程中的微觀條件不可完全控制。
批量生產中,設備狀態、環境條件、原料批次變化都會帶來差異。
即使在同一軸鋼絲內部,也可能因為生產時間跨度而出現性能波動。
因此,行業內普遍的做法是通過篩選和檢測來降低硬度差異——例如使用抗拉強度測試儀批量抽檢,將硬度差異過大的原材料剔除。但即使這樣,也不能保證 100% 消除軟硬絲。
四、為什么超硬金剛網更容易出現軟硬絲
沒有經過退火軟化
超硬金剛網的特點是采用高抗拉強度(如 1500 MPa 以上)的冷軋不銹鋼絲,拉拔后不經過高溫退火軟化處理。這種“全硬態”鋼絲內部應力沒有釋放,硬度差異完全保留,因此網面軟硬絲的對比度會比退火后的產品更加明顯。硬度高,視覺差異被放大
高硬度鋼絲在編織后彈性回復更強,網面張力差異也會被放大。即便是微小的硬度差異,在高硬度狀態下也更容易表現為局部亮度、平整度或手感的變化。工藝難度更高
超硬絲的編織阻力大,對織機張力控制、鋼絲潤滑、排絲均勻性要求極高。一旦某部分鋼絲硬度偏差,織出來的網面會更難掩蓋這種不一致。
五、行業對策
原材料精細分級:通過抗拉強度和硬度測試,將差異較大的鋼絲分開使用。
工藝過程監控:優化拉拔速度、潤滑油溫度、退火爐溫控,減少批次差異。
生產批次一致化:一幅網盡量使用同一批次、同一生產條件下的鋼絲。
客戶溝通:在超硬系列產品銷售時,提前向客戶解釋軟硬絲的不可避免性與行業現狀,降低后期爭議。
